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400024 [2]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400067
出 处:《西部金融》2024年第1期69-77,F0003,共10页West China Finance
基 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SKGH210);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共同富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YBCS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渝鄂湘黔边区相对贫困识别及长效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CGL05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规模性返贫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STB2022NSCQ-MSX1303);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重庆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22YD208085)。
摘 要: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素养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主观相对贫困和客观相对贫困的双重视角下,运用Probit模型验证了数字素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素养水平每增加1%,客观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0.94%,主观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0.73%,数字素养能有效缓解居民相对贫困,其缓解机制为数字素养通过促进创业以及非农就业、降低信贷成本、积累社会资本来缓解主客观相对贫困。另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主客观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更显著,数字素养对60岁及以上群体客观相对贫困缓解程度更显著,但对60岁以下群体主观相对贫困缓解作用则不及60岁及以上群体显著。
关 键 词:数字素养 数字能力鸿沟 主观相对贫困 客观相对贫困 共同富裕
分 类 号:F061.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