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焦俊峰[1] JIAO Junfeng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数据安全的刑事司法保护研究”(22BFX063)。
摘 要:目前智能审讯系统的应用处于综合分析的发展阶段,囿于人工智能系统的内在特征,智能审讯系统在提高审讯效率的同时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基于大数据的集成利用,智能审讯系统的应用存在侵害审讯对象隐私权的风险;基于算法决策的内生偏见性、结果不确定性和过程不可解释性,智能审讯系统预测与决策结论的正当性、公正性存在评价困境;基于智能系统的第三方开发与技术支持特点,智能审讯系统中的审讯信息存在泄露风险。对智能审讯系统法律风险的规制应当在明确智能审讯系统辅助性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确立智能审讯系统应用的可选择性和介入审讯程度的比例性、系统数据源的获取与使用合法、禁止以应讯者个人隐私相威胁的审讯策略来规范智能审讯的权限与程序,通过事前技术标准体系、事中审计监督制度、事后权利救济追责机制完善智能审讯系统的行业标准与监管机制,确保审讯法治化与科学化“双轮驱动”的良性运行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