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受害人视角下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策略研究”(22GLB03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新任教师科研启动基金“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基层警务保障机制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2020JKF503)。
摘 要:集资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及金融管理秩序。从被害人角度阐明集资诈骗犯罪中投资行为的演进机理,是预防并治理该类犯罪的重要前提。基于105篇集资诈骗犯罪一审判决文书对被害人投资行为过程进行画像,进而整合MOA模型和信号理论构建被害人投资行为生成逻辑分析框架,被害人投资行为生成逻辑得以解构,具体包括:投资动机、投资能力及投资机会是促成被害人投资行为产生的三要素;不法分子通过创设工具信号促使被害人的投资动机激活与维持、投资能力虚构与赋予、投资机会识别与确认,最终生成投资行为;在被害人与不法分子的进一步工具信号传播下,投资行为得以扩散。为有效预防集资诈骗犯罪被害人投资行为的生成,应着力从数智赋能、信号拦截、动机塑造、能力提升、机会拓展等方面予以靶向干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