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月谈》看中国主流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嬗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丽萍 曾娅妮 操慧 

机构地区:[1]新华通讯社甘肃分社 [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中国新闻年鉴》2022年第1期452-456,共5页China Journalism Yearbook

摘  要:调查性报道在欧美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目的在为读者系统地提供事件背景,力求客观解释和分析前因后果,其中以20世纪初期爆发于美国的黑幕揭发运动影响力最为深远。此后,被誉为“新闻界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于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并于1985年增设专门的调查性报道奖。中国早期的调查性报道可追溯到1912年黄远生发表于《时报》题为“北京特约通讯”的若干深入调查性解释报道,其后以毛泽东发表于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为著名。

关 键 词:调查性报道 《半月谈》 《时报》 黄远生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普利策奖 客观解释 黑幕揭发运动 

分 类 号:G2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