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中山大学党小组指导员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Party Group Instructors at Moscow's Sun Yat-sen Univers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会修 Sun Huixiu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CPC History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藏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2&ZD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早期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已为学界熟知,不过后者如何指导却是习焉不察而又颇具分量的学术问题。总体而言,共产国际在早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指导中共:一是经常性地派专使赴华;二是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达指令;三是招收中共党员、团员赴苏联的革命大学学习,而后充任中共各级重要干部。前两种方式较为直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赴华专使的临时性和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沟通不畅,而中共代表团又远离祖国,共产国际的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中共早期出现的路线偏差与此不无关系。第三种方法需持续投入精力,见效较慢,但有利于中共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模式发展,符合苏联的长远利益,故共产国际积极推动。20世纪20年代,约有3000余名①中共选派的学生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以下简称“东大”)、莫斯科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②、列宁学院、列宁格勒军政大学等院校读书,他们后来成为影响中共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 键 词:中共代表团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东方大学 列宁学院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中共党员 党小组 军政大学 

分 类 号:D231[政治法律—政治学] D16[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