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雪萍[1] 李晓艳[2] CHEN Xueping;LI Xiaoyan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武汉430074 [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45-157,共13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资产信托法律问题研究”(21BFX190)。
摘 要:慈善信托在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目的慈善性、受益人的公众性、税收的优惠性和受托人的信义性等特征,但慈善信托具有被滥用之虞。由于相关监督机制存在缺漏,可能导致慈善信托对其使命的“失灵”,以及由于治理不善或缺乏保障透明度的机制,使慈善信托运作效率低下。为此,国际政府间组织以及欧美一些国家依据国家父权原则赋予检察机关检察监督的权力与职责。通过比较研究,以国家父权原则为依据,探究慈善信托检察监督之深层动因,分析对其进行检察监督的实践要义,明确检察机关的主要权责在于通过对慈善信托的监督,保护慈善资产及公众受益人的利益,确立慈善信托检察监督的对象即信托是否具有慈善性、受托人义务是否具有信义性、税收优惠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为防止偏离慈善目的而适用近似原则时是否具有近似性。同时,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诉讼权强化对慈善信托监督的保障,以应对潜在的违法行为和保护公益事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