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智勇[1] 贾先文[1,2] 潘梦启 Liu Zhiyong
机构地区:[1]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商常德415000 [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23年第3期86-92,共7页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界环境风险全过程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ZZ046);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YBX012);2022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省城市智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HNSK(YB)22-1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武陵山片区公共卫生跨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P21YBZ050)。
摘 要:为协同应对跨边界生态环境风险,我国各行政区加强了合作,尤其是省际跨域合作启动较早,从运动式协同应急治理、平台搭建、制度固化、模式创新等方面强化了协同治理,并不断的规范化,呈现出了一个螺旋式的演进趋势,效果明显。同时,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跨域治理外部性明显、跨域全过程多主体长效机制不完善、跨域协同决策与协同执行难及效果差、跨域治理能力缺乏,严重影响了治理效果。为消除治理困境,跨域各政府应积极探索协同治理路径,推行跨域生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构筑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四全”机制,强化跨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合作决策与执行效能,提升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关 键 词:跨域生态环境 省际行政区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治理
分 类 号:F124.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3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