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伟民[1] 李清扬 

机构地区:[1]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2]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  处:《当代中国与世界》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

摘  要: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崛起的现实都亟待新的生产力理论予以战略支撑。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基础上,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使生产力的要素、内涵与结构都出现质变。相较于传统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在生产要素、精神生产力以及智慧资本三个层面实现创造性突破,从而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路径和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此外,新质生产力蕴含的实践价值意味着中国需要对其主攻方向领域、现代产业体系与重点区域布局有深刻把握,从而更好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国际体系压力的双重挑战。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 生产要素 精神生产力 智慧资本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