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冷遇谈起——对俄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的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晓[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82-83,共2页Literary Studies Digest

摘  要:20世纪,俄苏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异常显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与俄苏文学大致相似的历程,中国学界冠之以“错位对应”这一概念,即俄苏文学每个发展阶段形成之后大约15至30年,中国文学也会相应地出现这一阶段。这一相似性既有影响与接受的因素,亦有历史发展逻辑的因素。这使得在很长时间里,俄苏文学对于中国作家和读者都有非凡的意义。总结俄苏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一直是中国学界思考的话题。

关 键 词:俄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影响与接受 在中国的接受 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性 20世纪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