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泳[1] 张文杰 Hu Yong;Zhang Wenjie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出版》2024年第6期18-32,共15页Modern Publishing
摘 要:ChatGPT爆火后,老牌巨头、后起新锐纷纷涌入大语言模型赛道,掀起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理热潮。实际上,人工智能代理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其历史可追溯至互联网诞生之初,其蕴含于过往的媒介想象中,经历了从理念建构到实践落地的范式转型。可借鉴媒介考古学的媒介史研究视角,通过重访与串联那些未被重视的历史细节,勾勒关于人工智能代理的媒介想象与传播史线索。新近涌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理的技术路线与平台模式呈现若干特征。围绕人工智能代理展开的媒介实践史生动地呈现了新旧媒介的交错、纠缠与融合。如今,被视为“下一个平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理本质上是大语言模型范式的实体化产物,其开发与应用深嵌于以算力资源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网络,而后者早已呈现日益深化的平台化趋势。
关 键 词:人工智能代理 通用人工智能 媒介考古 平台化 API
分 类 号:H08[语言文字—语言学] 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