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文建[1] HU Wen-jian
出 处:《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2023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甘宁边区红色戏剧研究”(2023YB093);陇南师专校级科研项目“抗战时期甘肃戏剧活动研究”(2023B-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1937年开始,塞克、郑君里、曹禺、戴涯、李朴园等人先后到兰州进行过停留,兰州戏剧活动一度十分繁荣。因战乱资料佚失,《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甘肃戏剧史》中对兰州1937至1949年间的戏剧运动只提及旧秦腔班社和京剧、蒲剧演出,对兰州话剧团体活动和话剧演出、评论没有详细记述。经查阅,《甘肃民国日报》中记载了二十多个戏剧团体的活动,登载有塞克、郑君里、叶露茜等创作的三十多篇剧评,刊载了多部戏剧作品。这些戏剧团体活动和剧评真实记录了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兰州剧运,客观反映了抗战时期兰州剧运从积极抗日到消沉停滞的转变。对《民国甘肃日报》中有关兰州戏剧资料进行梳理,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兰州戏剧运动提供基础性资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