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理论自觉、话语创新与问题应对  

Strengthening China's Voi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Theoretical Awareness,Discourse Innovation and Response to Proble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志洲[1] ZHANG ZHIZHOU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4年第2期141-148,共8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强我弱”仍然是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总体格局。要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从根本上说,需要理论自觉、话语创新以及对具体问题积极有效的话语应对能力建设。中国要想获得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必须在知识生产和理论生产上追赶甚至超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如果任由以学术面目出现的西方理论的“话语陷阱”来解释中国,那么中国就会被解释得面目全非。因此,中国理论家和学者应该有理论自主性的自觉。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说到底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提升话语质量,必须在话语创新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丰厚的话语创新历史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词不达意”的话语案例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西方的话语创新能力尤其是造词能力和叙事中的修辞运用值得借鉴。争取源源不断的话语创新,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西马”的融通为动力和话语资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里,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一个目标方向,应该是让世界熟悉并认同中国的话语表达。从长远来说,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打造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关 键 词:国际话语权 西强我弱 理论自觉 话语创新 话语应对 

分 类 号:C12[社会学] D82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