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诗文中的疏广、疏受形象  

On the Image of Shuguang and Shushou in the Poem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雅欣 WU Yaxin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荆楚学刊》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Jingchu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西汉疏广、疏受简称“二疏”,他们作为功成身退的代表之一,其典型意义与范式价值在唐宋诗文中多有展现。在题咏方式上,唐宋诗文中的“二疏”往往单提与并提互存,且出现“二疏”与“四皓”、陶渊明等人的固定组合。“二疏”在唐宋诗文中的形象意蕴,可从进退两个角度进行阐释,进为聪明睿智、功勋卓著的能臣,退为知足见机、流芳千古的“明士”。至于唐宋诗文题咏“二疏”的原因,则主要与崇隐思想的提倡及影响、致仕观念的普及与认同、三教融通的驱动和互补之用密切相关。

关 键 词:“二疏” 唐宋诗文 题咏方式 形象意蕴 题咏原因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