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运
出 处:《现代教育与实践》2024年第8期127-129,共3页MODER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摘 要: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时,则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在2019年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并不意味着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的建设需要高校对专业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高校专业的设置,对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学科知识的发展,社会人才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在专业的撤设上采取审慎的态度,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我国高校的专业的撤设存在着经济产业结构与高校学生所属产业构成不协调、高校专业开设脱离市场需求、专业重复设置、高校同质化发展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专业撤设的价值取向、专业撤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参考意见。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