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典型塑造“三模式”论——以现代现实主义为中心的比较辨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承勇[1]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文学典型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富有性格特征、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叙事文学的重要构成元素。“典型”“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而又具有及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塑造典型人物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性任务,而且这种创作理念与原则影响极为深远,迄今依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典型”观念的渊源与流变在西方文学史上,传统文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是“典型论”。这种研究人物性格“典型化”的文学理论来自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性格类型”说。18世纪以前,西方文学的典型观念基本上是类型说。到了18世纪,狄德罗强调性格与环境的关系。与狄德罗同时代的德国美学家莱辛第一次提出了人物性格是创作中心的主张。19世纪西方现代现实主义作家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关 键 词:现代现实主义 西方文学史 现实主义文学 叙事文学 典型塑造 叙事作品 反映现实 现实主义作家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