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39-49,共11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项目编号:23ZD230)的研究成果。
摘 要:数字媒介时代,表情包作为“媒介化面容”以视觉图像的方式弥补中介化传播中情绪信息的缺失。基于可供性理论的阐释视角,论文将表情包的使用视为媒介实践行为。从物质性层面来看,表情包作为由数字技术嵌套生成的技术图像系统,从图像编辑可控性、装置程序的模块化结构等方面主导行动力,规定表情包实践的可能性,而表情包使用者则退居技术图像的“功能执行者”。从具身性层面来看,表情包作为虚拟媒介物以图像化身“界面”连接物理现实与虚拟数字空间,与实践主体形成“(主体—技术)—世界”的具身关系,退居后台以隐而不显的方式反向组织、生成个体的线下情感表达。从主客对称性层面来看,一方面表情包媒介实践行为在由主体、媒介物、社会文化与结构共同编织的不稳定网络关系中互型产生,实践的“游戏规则”对互动对象、实践情景、诠释解读具有制度性型构功能,引导实践主体的期待性互动行为发生;另一方面,个体的表情包实践中仍保留有策略性行为空间,在群组的互相啮合中对“规则”提出邀请、挑战、调整,再意义化生成新的制度性合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