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荣洪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2期2058-2061,共4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术眼结膜瓣不同取瓣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的患者60例均分为A、B两组,A组术中取自身颞上方球结膜瓣移植,B组术中取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移植。并就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用时,术后睁眼适应与角膜恢复时间,以及疗效、复发率、眼部舒适度、泪膜功能、并发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1)B组较A组术中出血量略少,手术、睁眼适应及角膜恢复时间均略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d、5d、14d,B组眼部舒适度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B组泪膜破裂时间增加以及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程度均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基础泪液分泌长度尽管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1年B组疗效1级率略高于A组,疗效评级2级、3级、4级率以及术后复发率均略低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B组术后畏光/流泪及干眼发生率均略低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结膜瓣水肿与缺血/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翼状胬肉切除患者展开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时,自身颞上方与自身鼻下方位置取结膜瓣并移植均有较好疗效,但相比于术后眼部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而言,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更具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关 键 词: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结膜移植术 结膜瓣 取瓣位置 眼部舒适度
分 类 号:R276.7[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