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H基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新角色:验证与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宁 乃菲沙·买买提 王亮 尚晓倩 孙玉钦 周金萍 陈佳慧 李佳峻 王晶 马秀敏[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3]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海南海口570100 [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3期346-355,共10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60609,81760005);海南医科大学国家卫生中心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0-PT310-00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QN471,821QN408);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1SHFZ228,ZDYF2020148)。

摘  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算法来探索与IPF进展相关的共同表达基因和生物途径。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两组数据集重叠的共表达基因模块。随后,利用GEO公共数据集公布的基因表达数据(GSE24206和GSE53845)识别常见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相关功能。然后采用实验对富集到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算法,利用WGCNA在两组数据集中鉴定出与IPF进展相关的核心基因模块。结合GSE24206和GSE53845中的基因表达数据识别出25个核心基因,其中包括补体因子H(CFH)、COL14A1、CXCL12、FNDC1、POSTN 5个关键候选基因。通过基因本体和通路分析,揭示了这些基因与IPF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关联。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确认了CFH在IPF中的重要性。收集IPF患者的临床标本及正常标本验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进一步证实了CFH与IPF进程密切相关。结论:CFH在IPF患者中显著升高,为CFH成为治疗IPF疾病的靶点提供了依据,为IPF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关 键 词:补体因子H 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分 类 号:R563[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