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再次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文硕 

机构地区:[1]中央戏剧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Chinese Theatre

摘  要: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运动”的最大失误之处,不在于胡适和傅斯年那句糊涂透顶的“中国旧戏,形式虽存,作用已失”,也不在于中国传统戏剧反对派、改良派和守护派之间那场著名的论争,而在于那时候的戏剧改革家们没有用穿透力的前瞻逻辑思维,对中国传统音乐戏剧进行分门别类的剧种梳理与整合,导致舶来品思潮时不时地泛滥成灾。这种舶来品观,是对“戏剧改良运动”引发的戏剧现代化运动的最大误解与误导,负面影响至今犹存。100余年过去,当年的隐忧已经成为今天沉重的现实。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关 键 词:戏剧现代化 中国传统戏剧 戏剧改良运动 穿透力 中国传统音乐 傅斯年 舶来品 改良派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