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
出 处:《现代园艺》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摘 要:滨海盐碱地由于土壤含盐量高、土壤结构差等原因,导致植被稀疏,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为改善这一情况,需要一种低成本、快速且可持续的原土植被构建技术来改良滨海盐碱地。基于此,探讨滴灌水盐调控方法对夏季造林中对土壤盐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盐分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木槿地在第1个月显著降低,6个月之后0~40cm土层EC值降至低盐渍土环境水平(EC<4dS/m),1年后土壤剖面达到非盐渍土环境水平(EC<2 dS/m),并逐渐趋于稳定。旱柳地第1个月盐分脱盐效果较木槿差,在6个月后0~40 cm土层EC值降至低盐渍土环境水平,1年后转为非盐渍土环境。木槿和旱柳地整个土壤剖面的pH值都整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H值范围分别为7.68~8.59、7.58~8.58,且土壤剖面的pH值分布均匀。木槿和旱柳的存活率分别大于95%和89%,两者生长指标随着土壤盐分降低而增加。研究表明,在滴灌水盐调控技术支持下,滨海盐碱地即使在夏季造林也适宜植物生长。研究成果可为滨海盐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