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云昊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53007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5期144-164,共2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民初‘神思’概念史”(编号:22FZWB07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周氏兄弟早期阅读史研究(1898-1918年)”(编号:22YJC75100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早期阅读书目整理与研究(1898-1918)”(编号:2022CWX0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往对鲁迅佛经阅读的研究,大多采用“入乎佛学”的诠释视角。然而徐梵澄明确提出,鲁迅还有“出乎佛学”的一面,并且是“反对佛法最力者”。实际上,鲁迅的佛学修为或许入乎其内,而佛经读法则是出乎佛学的。他早年对“佛教崇高”的认知深受章太炎的影响,民国初年猛读佛经时期则受到了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的书目导引,但鲁迅后来既没有走向“以佛法救中国”之论,也没有亲近净土宗或当时佛教界的主流思潮。这都与鲁迅“当作六朝文看”(周作人回忆)、“当做人类思想发达的史料”(许寿裳回忆)的独特读法有关。正是出乎佛学的把握方式,使得鲁迅自由地吸收和转化“出于造作”的佛经文学。在细致梳理鲁迅所读佛经文献与其文学接受之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鲁迅对大、小乘的“判教”基点乃是“活在人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