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高鑫[1,2] Wang Gaoxi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2期20-37,共18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研究(上)”(22JJD770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接秦而建的汉朝,对于秦朝历史多有论议。纵观汉人秦论,存在着“承秦”“过秦”和“摒秦”三个维度。“承秦”主在制度,肯定汉朝对于秦朝制度的继承性;“过秦”主在治政,揭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暴政;“摒秦”主在正统,将秦朝视为闫朝,从历史统绪上否定其政权的合法性。汉人秦论的三个维度,体现了汉人对于秦朝历史的认识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肯定主要在制度层面,否定则主要在治政与正统层面。汉人秦论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过秦”则为其中的枢纽。“汉承秦制”而以具有仁德特点的周制进行补充,与“过秦”思潮对秦政仁义不施、暴虐天下的批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汉朝持续不断的“过秦”,给秦朝打上了深深的暴政印记,以至于人们不敢“道秦”,“摒秦”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汉人秦论对于汉朝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历代秦论奠定了基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