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锦华[1] 杨宸 Dai Jinghua;Yang Che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当代文坛》2024年第4期18-26,F0002,共10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一电影与公共性杨宸:戴老师好!本次我受《当代文坛》之邀对您进行访谈,内容主要是关于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思考。我想从您最为关切的电影谈起。我注意到这几年您常常使用“电影之死”这一说法,其中的一个重要意涵是“胶片死亡”,也就是在数码革命冲击下,胶片基本退出电影制作。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数码介质似乎并未影响他们对电影的观看。那么,您是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数码介质取代胶片对电影的冲击与“改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