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合肥230601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15期49-51,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1055)。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损伤部位及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情况,为急性前庭神经炎损伤部位及临床转归的准确判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单侧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21例,采用急性期温度试验(CT)、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颈性前庭肌源诱发电位(cVEMP)和眼性前庭肌源诱发电位(oVEMP)对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常见损伤部位进行定位。发病后3个月,观察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1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感受器损伤部位在水平半规管19例(90.4%,19/21,CT、vHIT结果)、前半规管11例(52.4%,11/21,vHIT结果)、后半规管7例(33.3%,7/21,vHIT结果)、球囊8例(38.1%,8/21,cVEMP结果)、椭圆囊15例(71.4%,15/21,oVEMP结果)。21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神经常见损伤部位在前庭上神经11例(52.4%,11/21),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8例(38.1%,8/21),前庭下神经2例(9.5%,2/21)。发病后3个月时,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损伤部位在水平半规管者,功能恢复正常6例,恢复率(发病3个月时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的例数与急性期异常例数之比的百分数)31.6%(CT结果)。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损伤部位在水平半规管者,功能恢复正常10例,恢复率52.6%(10/19);在前半规管者,功能恢复正常7例,恢复率63.6%(7/11);在后半规管者,功能恢复正常2例,恢复率28.6%(2/7,vHIT结果)。前庭神经炎患者损伤部位在球囊者,功能恢复正常4例,恢复率为50%(4/8,cVEMP);在椭圆囊者,功能恢复正常6例,恢复率为40%(6/15,oVEMP结果)。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损伤部位在前庭上神经者,功能恢复正常4例,恢复率为36.3%(4/11);损伤部位在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者,功能恢复2例,恢复率为25%(2/8);损伤部位在前庭下神经者,功能恢复1例,恢复率为50%(1/2)。结论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感受器常见损伤部位为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椭圆囊次之;前庭神经常见损伤部位为�
关 键 词:前庭神经炎 前庭感受器 半规管 球囊 椭圆囊 前庭神经
分 类 号:R764.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