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文宽 卢健棋[2] 潘朝锌[2] 唐梅玲 庞延 毛美玲 陈佳永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00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2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12期2169-2174,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No.82160887);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No.S20153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GXNSFBA19601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1GXNSFAA220111);广西岐黄学者培养项目(No.2022015-003-02);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第二批科研专项课题(No.JDZX2015146);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No.2023019-10);广西中医药大学2023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No.YCBXJ2023024)。
摘 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总结文献发现血管内皮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等途径达到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的目的,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及预后。本研究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角度综述中医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水平。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