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规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雯艳 黄琴峰[2] 杨光 刘婕[2] 杨灿 黄馨云 马晓芃[1,2]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2024年第6期588-593,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基  金: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2021WK127)。

摘  要:目的收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总结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应用规律,为IBS的针灸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医针灸信息库中针灸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2019和SPSS25.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基于纳入文献总结分析穴位、治疗方法等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24篇,提取针灸处方572条,涉及穴位63个。常用募穴和交会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中脘、脾俞、大肠俞、关元和神阙穴为最常用的穴位,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是常用经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有效聚类为天枢-足三里。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和穴位贴敷为主。不同分型的IBS选穴基本一致,均多用针刺治疗。腹泻型IBS根据不同证型进行配穴。肝郁脾虚型常配太冲穴;脾肾阳虚型多配肾俞、关元和神阙穴,常用灸法;脾胃湿热型和脾虚湿盛型多配中脘穴;寒热错杂型常配阴陵泉穴。结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中脘、脾俞、大肠俞、关元和神阙穴是针灸治疗IBS的常用穴位,天枢、足三里和上巨虚为主穴,可根据不同分型和证型选取配穴。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和穴位贴敷为主。

关 键 词:针刺疗法 灸法 穴位贴敷法 肠易激综合征 选穴 计量分析 文献研究 

分 类 号:R246.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