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民 刘小琴 陈媛媛 陆文鹏 徐海荣[1] 崔树娜[1,2]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中成药》2024年第6期2086-2094,共9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96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32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21KJA360004);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2020ZX2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1117080Y);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2022);扬州大学高端人才计划(2020)。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宫颈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炎症相关基因,GEO数据库获取宫颈癌相关数据集(GSE63678、GSE63514),差异分析后筛选炎癌转化基因作为疾病治疗靶标;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调控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R语言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及其对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通过CCK-8、Griess法、Transwell实验、CBA实验、Western blot等验证补肾益气活血方的抗炎作用。结果共筛选得到117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1801个;炎癌转化基因189个;疾病与药物共同靶点82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TNF、AGE-RAGE、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参与补肾益气活血方的抗炎癌转化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增殖(P<0.05,P<0.01),促进其迁移(P<0.01),降低NO、IL-6、TNF-α、MCP-1水平(P<0.05,P<0.01),并抑制iNOS蛋白表达及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P<0.01),升高IL-10、IFN-γ、IL-12p70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补肾益气活血方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癌转化作用,为该方治疗宫颈炎癌转化提供理论及实验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