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庆市立医院骨科,安徽246003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4年第5期534-53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及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3—2023-02诊治的112例OVCF,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54例采用PKP术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疼痛VAS评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骨代谢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的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矢状面偏移、胸腰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和骨盆入射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矢状面偏移、胸腰椎后凸角、骨盆倾斜角和骨盆入射角均小于对照组,而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CTX、T-PINP水平的组间、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β-CTX、T-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恢复以及骨折愈合,疗效良好。
关 键 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 脊柱-骨盆 矢状面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