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媛婷 Shi Yuanti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99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史通史》”(项目编号: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新史学的重要代表夏曾佑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开拓者郭沫若存在较为密切的学术关联。早在中学时期,郭沫若接受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的史学启蒙。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郭沫若对于古代历史分期、神话传说时期辨伪、禅让制中的民主主义以及老孔墨三家的思想倾向等问题的看法,仍受夏曾佑观点的持续影响。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来,郭沫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史学研究,从史观、史学方法、研究宗旨三方面完成了对夏曾佑“新史学”的超越,开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局面。通过这一具体个案的探讨,还可以丰富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的若干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