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涛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摘 要: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文学者的视野之中。历史学家的态度出现了两个极端,可谓泾渭分明。一种态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屑一顾,掀住生成内容出现的一点小错误就大做文章,认为大语言模型完成的历史书写不名一文。另一种态度则积极拥抱大语言模型,鼓吹人工智能的领先优势,认为消极应对是徒劳的,因为学术研究必将进入一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的时代,①历史学家也应该“为人工智能预留发展空间”。②按照这些乐观主义者的说法,不使用大语言模型的学者将会错失良机③。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语言模型 领先优势 人文学者 乐观主义者 生成式 历史书写 学术研究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