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多胺合成酶与多胺代谢酶表达特点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丽[1]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1] 维尼拉·吐尔洪[1] 钟玉霞 何颖芝[2] 许剑辉[2] 

机构地区:[1]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新疆喀什844000 [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5期505-507,510,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D01C009)。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多胺合成酶与多胺代谢酶的表达特点。方法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7例ET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两家医院体检的28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提取总m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并比较两组鸟氨酸脱羧酶1(ODC1)、精胺氧化酶(SMOX)、鸟氨酸脱羧酶抗酶1(OAZ1)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2(OAZ2)的相对表达量。1例研究组患者血栓情况失访。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非血栓亚组(n=18)与血栓亚组(n=8)。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ET发生与ODC1、SMOX、OAZ1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向前:有条件法)检验ET患者发生血栓与ODC1、OAZ1、OAZ2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的ODC1、SMOX、OAZ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T与ODC1相对表达量存在负相关性(β=-1.481,P<0.05)。血栓亚组患者ODC1、OAZ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非血栓亚组,OAZ2相对表达量高于非血栓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向前:有条件法)结果显示,ET患者发生血栓与OAZ2相对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β=0.234,P<0.05)。结论多胺的合成下降可能与ET发生相关,而多胺水平下降可能与ET患者发生血栓相关。

关 键 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多胺代谢 鸟氨酸脱羧酶1 精胺氧化酶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1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2 

分 类 号:R558.3[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