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建军 陶星光 陈农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上海2017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5期532-534,537,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上海市卫健委面上项目(202040059);上海市青浦区科学计划项目(QKY2023-19)。

摘  要: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窗髓核摘除术(F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TED组(n=40)与FD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TE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F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F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1 d、术后3个月,PTED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ODI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1 d,JOA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3、12个月,PTED组患者ODI评分低于FD组、JOA评分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IL-1β、MMP-3均低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7 d,PTED组患者IL-1β、MMP-3水平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FD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年随访观察发现,PTED较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优,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 键 词: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白细胞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