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上海2017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5期532-534,537,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上海市卫健委面上项目(202040059);上海市青浦区科学计划项目(QKY2023-19)。
摘 要: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窗髓核摘除术(F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TED组(n=40)与FD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TE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F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F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1 d、术后3个月,PTED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ODI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1 d,JOA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3、12个月,PTED组患者ODI评分低于FD组、JOA评分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IL-1β、MMP-3均低于各组术前1 d;且术后7 d,PTED组患者IL-1β、MMP-3水平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FD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年随访观察发现,PTED较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优,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