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辽宁省委高教工委党建研究项目“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GXDJ-ZD019);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利用非理性决策思维推进我国大众绿色生活方式研究”(LJKR0219)。
摘 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批判施蒂纳的理论,阐述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把他们自由发展本性和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联系起来,以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统治来代替关系和偶然性对个人统治。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入手,探讨为什么唯有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并摆脱束缚和压迫。此外,文章还将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情况探讨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自由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现实意义
分 类 号:A811.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3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