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还是隐身?--偶戏艺术的结构类型与审美特性  被引量:1

Visible or Invisible?:The Structural Type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uppetry Ar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世雄[1,2] Chen Shixio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 [2]中央戏剧学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中国偶戏艺术是高度写意的。中国偶戏的舞台时空和人物形象的“真实”实际上是假定的。在“四美班”的目连戏演出中,演员俯下身来操弄木偶,所有场面都在极其简陋的“屏仔”前面展开。当代有人赞赏舞台技术的现代化,但是,这种现代化并不是中国式的,而是在照搬西方的模仿美学、追求西方的舞台幻觉效果。“四美班”演员在操纵偶身过程中,既完成复杂动作,也完成人物的唱念;既传承了传统,也创造了新传统。艺术作品的结构类型往往决定着艺术门类的审美特性,或许可以创造一种结合“现身”与“隐身”两种模式的新模式。

关 键 词:偶戏 结构类型 审美特性 目连 四美班 

分 类 号:J827[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