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凯军 杜云晗 WANG Kaijun;DU Yunhan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15
出 处:《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8-80,共13页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及演进趋势研究”(22CKS04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SCJJ23ND425);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省稳定和扩大就业对策研究”(2023JDR0071)。
摘 要:智力劳动的普遍化、平台化和智力成果的数据化为平台经济中的隐性价值攫取提供可能,而数据产权公共领域的存在使可能变成现实。基于马克思的产权思想,对现有的产权公共领域理论进行重释,指明产权公共领域的生成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制度性问题。将隐性价值攫取问题置于数据产权公共领域的视角下展开分析发现:隐性价值攫取既发生于一国之内,又拓展于国际之间,涉及主体多元,类型多样,其本质都是对无酬劳动的占有。隐性价值攫取表明了保护智力成果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完善数据产权制度的紧迫性,对我国由数据大国走向数据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研究提出:应从数据立法、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动者权益保障三个层面构建起应对隐性价值攫取问题的制度性框架,形成一种新的“数字秩序”,维护相关主体利益,也为创造性劳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