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影像新业态与艺术创新的可能性  被引量:3

New Productive Forces,New Business Models in Imaging,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Artistic Innov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树峰[1,2] Li Shufeng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2]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出  处:《艺术评论》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Arts Criticism

摘  要:新质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改变。回顾21世纪20年来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可对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活的启示予以观照,其推动摄影突破经济、技术壁垒,推动摄影逐渐普及并走向大众,大量影像被制造,由此形成“第二现实”与“第一现实”的交织,给人们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多重性等方面带来诸多革命性的变化。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视觉方式和影像作为介质的发展等相关要素带来多种可能性和对艺术的改变,多模态大模型为艺术生产和创造直接赋能,这使得富有天才和灵感、观念的艺术家能力倍增,从而有效减少重复劳动造成的消耗,集中精力去做观念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策划、设计,在算力帮助下更有效地创造,更快地生成作品;与此同时,重复性、模式化的一般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大模型取代。这也引发我们对于艺术与技术相互关系的深度思考。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影像 艺术 

分 类 号:J4-29[艺术—摄影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