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之原初义涵  

O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炜[1] Wang Wei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6

出  处:《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7-27,共11页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

摘  要:“真”这个字不见于六艺类的书籍,它更多地出现在诸子类的《列子》《庄子》等著作中。先秦时期,围绕“真”组合而成的常用词语是“真伪”;“真”与“伪”相对立,指向的是自存、自有、自在的非“人为”状态。秦汉时期,“真”与“假”这两个字才出现在共同的语境中,但它们只是并置在一起,尚未生成同构异质、相互背反的关系。厘清“真”在原初之时的质态、功能、使用规律以及它在汉代的转型与转义,我们才能把握这个词在明清之际作为重要的诗学概念、在近现代作为文学学科核心术语的深层义涵。

关 键 词: 真伪 “无待”  

分 类 号:H031[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