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延寿 LIU Yanshou
机构地区:[1]甘肃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甘肃兰州737200
出 处:《克拉玛依学刊》2024年第3期5-11,F0002,共8页Journal of Karamay
摘 要:本文以“敦煌法学三人谈”(“三人谈”对话的参加者主要有敦煌法学创立者、兰州大学敦煌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敦煌法学研究会会长李功国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勇教授,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马玉祥教授和笔者)对话中提出的问题为线索,着重就与敦煌法学基础理论构建有关的方面进行了再思考。一是,敦煌法学基础研究,研究什么?二是,敦煌法学的概念系统和理论体系形成对敦煌法学学科的确立至关重要;三是,敦煌法学与敦煌学(敦煌研究)的关系;四是,“季羡林断语”与敦煌法学“三性”特点的形成有无内在联系?五是,敦煌法律学、敦煌法治学、敦煌法理学“三位一体”的哲学基础——中国中道哲学的思考。
关 键 词:“季羡林断语” 敦煌法学“三性”特点 中道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