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金翰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
出 处:《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摘 要:相比于“主体性”诗学,诗人李越的写作体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诗学路径。他规避人对世界知识性的把握、介入,悬置人对世界的主体性投射,力图还原生活中的本真现象和追问人生活的真实状态。通过对李越诗集《远游》的文本细读,可以看到潜藏在诗歌语言深处隐退的“我”、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同时作为主体的外在主体间性互动,以及“我”与其他的“我”同时作为主体的内在主体间性的对话。与此同时,采取立足东西方哲学家、文学家主体间性的比较视野,我们可以更深入理解诗人写作的主体间性方法论,挖掘诗人笔下的人间困境和自我藩篱,以及它所代表的当代诗歌写作的方法论转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