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贫血外周血指标特征及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艳[1] 金佩丽 孙晓艳[1] 

机构地区:[1]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浙江嘉兴314000 [2]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12期2198-2201,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探究早产儿贫血外周血指标特征及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贫血早产儿1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铁剂、维生素C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效果分为治疗无效组(28例)和治疗有效组(17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红细胞计数(RBC)、静脉血血红蛋白(Hb)、毛细血管血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外周血指标的特征;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各指标与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强相关指标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强相关指标对贫血早产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无效组患儿平均静脉血Hb[119(117,120)g/L vs. 123(121,124)g/L]、Ret[1.20(1.10,1.26)%vs. 1.31(1.21,1.40)%]、HCT[27.88(27.07,28.74)%vs. 29.31(28.04,30.90)%]、SF水平[57.96(56.28,58.91)μg/L vs. 60.48(58.71,62.72)μg/L]均显著低于治疗有效组患儿,平均NLR水平[(1.06±0.12)vs.(0.98±0.11)]显著高于治疗有效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978、4.833、4.275、4.440,t=3.40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贫血早产儿静脉血NLR水平与治疗无效呈正相关关系(r=0.315,P<0.05),静脉血Hb(r=-0.426,P<0.05)、Ret(r=-0.344,P<0.05)、HCT(r=-0.305,P<0.05)、SF水平(r=-0.316,P<0.05)均与治疗无效均呈负相关关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贫血早产儿静脉血Hb(OR=0.502,95%CI=0.394~0.639)、Ret(OR=0.002,95%CI=0.001~0.011)、HCT(OR=0.607,95%CI=0.472~0.782)、SF水平(OR=0.740,95%CI=0.634~0.863)较低,NLR水平(OR=4.303,95%CI=1.080~8.044)较高均是治疗无效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贫血早产儿静脉血Hb(OR=0.465,95%CI=0.330~0.655)、Ret(OR=0.002,95%CI=0.001~0.032)、HCT(OR=0.564,95%CI=0.348~0.912)、SF水平(OR=0.748,95%CI=0

关 键 词:早产儿 贫血 外周血指标 疗效 

分 类 号:R714.2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