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五切面策略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血管结构异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娇 周君萍 朱婷娅 朱悠悠[2] 

机构地区:[1]临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浙江临海317000 [2]浙江省台州医院超声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12期2313-2316,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探究应用超声五切面策略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血管结构异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于临海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进行产检的80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产检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五切面检查,以此分析产妇不同孕周(>32周、28~32周、20~27周)超声五切面的获取率级检出心血管结构的异常率,分析心脏功能相关参数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且与先心病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 与孕周>32周产妇比较,孕28~32周产妇的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AOT)(53.33%vs. 72.00%)、三血管气管切面(3VT)(33.33%vs. 76.00%)、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40.00%vs. 76.00%)、心尖四腔心切面(4VC)(40.00%vs. 80.00%)、三血管切面(3VV)(33.33%vs. 72.00%)获取率及室间隔缺损(40.00%vs. 76.00%)、单心房单心室(33.33%vs. 72.00%)、法洛氏四联症(46.67%vs. 80.00%)、三尖瓣反流(33.33%vs. 72.00%)、大动脉转位(33.33%vs. 76.00%)等检出率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28~32周产妇对比,孕20~27周产妇的RVOT(76.00%vs. 95.00%)、LAOT(72.00%vs. 92.50%)、3VV(72.00%vs. 95.00%)、4VC(80.00%vs. 97.50%)、3VT(76.00%vs. 95.00%)获取率及室间隔缺损(76.00%vs. 95.00%)、法洛氏四联症(80.00%vs. 97.50%)、三尖瓣反流(72.00%vs. 95.00%)、单心房单心室(72.00%vs. 92.50%)、大动脉转位(76.00%vs. 97.50%)等检出率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发生先心病胎儿病症无关(P>0.05);而IVSD、LVESV、LVPWd、SV、LVEDV与先心病胎儿�

关 键 词: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超声五切面策略 心血管结构异常 左心室收缩功能 

分 类 号:R715.5[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