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文 Wei Wen
机构地区:[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120-133,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课题成果。
摘 要:乾隆时期的清宫物质文化制作,普遍存在对先前中国某一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质文化遗存加以“写仿”的现象。乾隆皇帝在写仿时不以形似为目标,而以追寻母题蕴涵的意象为指归。同时,他亦将自己的各种观念融入其间。面对宫廷建筑中视觉差异极大的写仿,西方学者困惑不解,仅从表象认定这种写仿只是风格样式的组合,未能从造物者的思想观念出发进行阐释。此外,人文学科之间的壁垒也致使研究者未能贯通而从乾隆皇帝整体的思维背景去探寻写仿的动机。综合考察乾隆皇帝所处时代之风气与思想,可发现他的写仿行为来自晚明董其昌倡导的文人画理论中的临仿观念。同时,其思想底蕴源于晚明以来士人阶层中佛教与《庄子》思想的交融,也与其佛学修养中空无自性、相幻虚妄的般若义理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3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