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湖北中医杂志》2024年第6期43-45,共3页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由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进而产生腰腿疼痛症状[1]。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可将脱出的髓核摘除,避免神经根压迫,缓解患者疼痛,但少部分患者术后还伴随患侧腰痛或大腿后方疼痛、肢体的感觉障碍等,由炎性因子刺激、神经根水肿、手术创伤等因素所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就医体验,发生率高达5%~15%,需及时给予治疗措施[2-3],常规西医治疗疗效不甚理想。针刺治疗可调节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及炎性因子吸收,缓解疼痛[4],而足三里具有通络除痹、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椎体退行性疾病治疗。故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 针刺 足三里 炎症 疼痛介质 腰椎功能
分 类 号:R274[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