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参数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风成红黏土古气候记录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符超峰[1,2] 田菊娥 徐新文 宋友桂[2,4] 左俊[1] 王凤[1] 陈琳 李鹏飞 强小科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2]中国科学院地球与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1 [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9 [4]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西安71006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6期1980-1995,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221、4177216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LQG1905);长安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300102272901)资助;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STEP)项目(2019QZKK0704、2019QZKK0101)。

摘  要:反射光谱测量具有快速、廉价和无损的特点,可提供岩石和沉积物所含矿物的重要信息.通过测量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红黏土沉积物的反射光谱,旨在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获取古气候变化信息的方法.利用尖扎盆地红黏土沉积物的可见光/近红外(VNIR)和短波红外(SWIR)波段的光谱数据,分析了它们与传统古气候指标黏土矿物含量和环境磁学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VNIR参数D500、D900、R500和R900(其中D和R分别代表500nm和900nm附近吸收峰的深度和反射率)与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深海氧同位素关系密切,且它们对温度较为敏感.VNIR参数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可以反映气候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SWIR参数AS1400、D1400/D1900、D1900(其中AS代表1400nm附近吸收峰的不对称性)与伊利石和蒙脱石的相对含量有关,且它们对风化强度更敏感.尖扎盆地风成红黏土沉积物的光谱参数可以反映~8.5Ma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区域气候变化和~7.2Ma的全球气候变冷事件.因此,光谱参数可作为反映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古环境指标.

关 键 词: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短波红外光谱 古气候指标 红黏土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