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低温釉陶发展历程及工艺探究  

The investigation of low-temperature glaze ceramic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cess in Shanxi Provi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彬捷 Fu Binjie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陶艺家》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China Ceramic Artist

摘  要:低温釉陶,以黏土或高岭土制胎,加入铅、硝等基础助溶剂降低釉面熔融温度,经800至1100度中低温烧制而成;釉面光亮,所施釉料中含有铜、铁、钴、锰等重金属成分,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因而多呈现出绿、蓝、黄、紫、黑等众多绚烂的色彩。建筑琉璃和珐华器是山西低温釉陶的代表性品种,其分布范围、工匠数量、遗存佳作之影响力均领跑全国。

关 键 词:氧化气氛 熔融温度 低温釉陶 助溶剂 发展历程 高岭土 建筑琉璃 山西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