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赟斌 Zhu Yunbin
出 处:《丝绸之路》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The Silk Road
基 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楚简数字卦与放马滩秦简日书的用数体系研究(2022YB099)”;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的数理观念研究”(2023A047);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GS[2023]GHB1405);兰州交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地不爱宝——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墓主记》文本性质研究”(DC2410732CX0726)。
摘 要:关于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秦简《墓主记》的文本性质,学界多有争论。学者们从文学、历史与宗教信仰等不同视角考察,分别将其命名为“志怪故事”“邸丞谒御史书”“祠鬼”等。这些命名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展现文本的整体面貌。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来认识《墓主记》文献的“流动性”、文本的综合性以及文体的“嵌套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可以达到对文本的深度认识。《墓主记》文本可能因某种目的而专门设定了嵌套式结构,这种结构包含多种文体,使其具有多元文本的性质特点。
分 类 号:K87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