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文娟[1] 曹子阳 Chen Wenjuan;Cao Ziyang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规律研究”(20VSZ07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精神生活表现为心理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和信仰生活的统一。其中,心理生活反映精神生活的气象,文化生活勾勒精神生活的底色,道德生活标注精神生活的境界,信仰生活构成精神生活的灵魂。新时代青年精神生活主流向好,他们的心理生活稳定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道德生活向上向善,信仰生活气充志足。但受资本逻辑、错误思潮和社会发展加速的影响,部分青年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心理生活的安全感不足、文化生活的获得感有限、道德生活的幸福感缺失、信仰生活的意义感匮乏等情况。新时代促进青年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优化心理生活的总体建设,加强文化生活的价值引领,丰富道德生活的美好体验,激发信仰生活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青年精神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意义感。
关 键 词:新时代青年 精神生活 心理生活 文化生活 道德生活 信仰生活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