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盐池课归地丁中的私盐问题述论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 of Private Salt of Ke Gui Di Ding in Hedong Salt Pon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文永[1] 王白洁 董海珠[1] YAO Wenyong;WANG Baijie;DONG Haizhu

机构地区:[1]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山西运城044000

出  处:《运城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8,共5页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基  金: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项目(HD-202309);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23VJXG038);山西省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YHYJ-2023010)

摘  要:各省行盐,俱有定界。河东盐池课归地丁之后,无引无课,任民自贩,且取消了缉私机构。由于无引无课,且取消诸多盐务政府机构,河东盐价大降。相对于淮盐等,河东盐有一定的价格差。趋利者看到这一差价,利用河东盐课归地丁的政策便利,把河东盐贩卖至淮盐盐区,不仅如此,蒙古盐也加入这一行列。河东、蒙古私盐的存在,导致淮盐滞销。朝廷执行课归地丁的目的就是增加盐的销售,提高税收,私盐泛滥的结果是朝廷收入受损,贩卖私盐者获利,这与朝廷课归地丁的初衷相悖,这就是课归地丁失败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课归地丁 河东盐池 私盐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