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天江 奚立宗 李玲萍 陈静 杨梅 LI Tian-jiang;XI Li-zong;LI Ling-ping;CHEN Jing;YANG Mei
机构地区:[1]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甘肃武威733000 [2]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兰州730000
出 处:《陕西气象》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基 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YF7FA041);甘肃省气象局科研项目(Ms2022-11);武威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WW2201RPZ025,WW23B02NY200);武威市市列科技计划项目(WW2101101)。
摘 要:利用CMPAS格点和河西走廊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数据,运用常规的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2018—2022年汛期(5—9月)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纬度以及影响系统影响,降水总量、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增加,低纬度高海拔的走廊中东部及沿山区大于高纬度低海拔的走廊西部及平原区;(2)受青藏高原东北侧午后湿对流和凌晨到上午气温较低影响,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峰值时间段出现在16—23时和06—10时,谷值出现在12—14时;(3)持续7~12 h的降水量和1~3 h的降水频次最多,持续13~24 h的降水频次和降水量最少,不同持续时长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大值都集中出现在傍晚和凌晨。
关 键 词:河西走廊 汛期 降水 日变化 CMPAS格点资料
分 类 号:P426.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