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理问题抗凝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艳玮 李彦明[1] 张丽军[2] 刘梅颜[2]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开封450001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双心医学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4年第7期778-782,共5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约有3.3亿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disease,CHD)[1]。目前治疗CHD的方式日渐成熟,但许多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这可能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常常忽略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关。抑郁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2]。有研究显示,31%~45%CHD患者伴随抑郁症状,且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包括焦虑、抑郁、惊恐障碍在内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影响,心血管风险增加,导致不良的预后[3]。而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及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的痛苦,也与抑郁焦虑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若医生没有关注到患者心理问题,长时间不加以干预,也会使CHD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理问题 抑郁 焦虑 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